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2017 10 14 左太38 20 11---左府台北(無極)道德宮 無極鳳清道德宮 太上老君 無極鳳清道德宮 苗栗縣苗栗市高苗里13鄰中山路942號 2017 10 10 "三得宮 蓮花" 三山國王(俗稱王爺或三王公)信仰乃是一種山神的自然崇拜,原本是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獨山、明山、巾山的鎮山神。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像的「介石之神」。明清時期,客家人渡海來到台灣冒險拓荒,面對土地貧瘠、瘴癘蔓延和嚴重番害,為避禍求福,轉危為安,三山國王遂成為客家移民的守護神,所到之處紛紛建立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客家人的守護神
 
江彥震
三山國王(俗稱王爺或三王公)信仰乃是一種山神的自然崇拜,原本是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獨山、明山、巾山的鎮山神。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像的「介石之神」。明清時期,客家人渡海來到台灣冒險拓荒,面對土地貧瘠、瘴癘蔓延和嚴重番害,為避禍求福,轉危為安,三山國王遂成為客家移民的守護神,所到之處紛紛建立三山國王廟。
 
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三山國王」一辭,並把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的是元代任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寫了《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被載入《永樂大典》。所謂「明貺廟」是三山國王廟的尊稱,「明貺」兩字是宋太宗勒封三神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指出相傳隋朝不知年份的二月廿五日,「有神三人,出於巾山」,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象的「介石之神」。
 
依據「霖田都三山國王顯靈史蹟」之記載:“三山國王”原來是有三個山的山神,因為顯靈,有過了庇民護國的功績,而被朝廷封為護國公王。這三座山,一名為「巾山」,一名為「明山」,一名為「獨山」,簡稱為「巾明獨」三山,同是在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一處地方,即現今揭陽縣屬河婆地方,河婆為霖田都內一個市鎮,以商業繁盛,人口集中,位于三山附近,故一般人多通稱河婆即為國王發蹟的所在地。
 
傳說隋朝時有三位神人出現,長相甚為奇偉,起初顯現於「獨山」的石洞,自稱兄弟,受命於天,坐鎮三山,並託靈於玉峰上的界石。當祂們由天而降時,附近的楓樹竟開滿了徑大及尺,顏色青裡透紅的蓮花,顯得祥瑞異常。
 
另外,又有陳姓的鄉民,自稱看見三位神人,白天騎著馬來召喚他為侍從,不久便跟著羽化。並示以巾山為其兄弟聚集之處(巾山位於三山的中間)人們訝異神蹟,便在巾山山麓建祠祭祀,尊為化王,自此神靈聲名日益顯著,香火一天比一天興旺,凡有水旱、疾疫災難求解者,無不應驗,地方奉為福神。神人更降旨敕封祂為陳將軍。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皇帝,被眨到南疆蠻夷的潮州。韓愈以行軍司馬,堂堂朝廷要員的身分,發放邊陲,若是一般的官吏,都會灰心得不再過問政事。然而,身為潮州刺史的他,不但沒有因而氣餒,反倒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當他得知秋天綿綿淫雨,將使結穗的稻穀帶來莫大的傷害而歉收時,立刻替老百姓向鄉土神祇的界石神禱告,等到雨過天晴,五穀豐收了,又命屬官以少牢之禮致祭,並上「祭界石神文」,韓愈的作為不僅贏得了潮民的愛戴,他的入鄉隨俗,尊奉界石神,而使蠶穀有豐富的收穫,三山國王的信仰於是深植人心。
 
根據劉希孟的說法,三山國王於政治上的正統性,則來自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平定南漢劉振,和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親征太原滅北漢劉繼元時的兩次「顯靈」。宋太祖在位時,南漢屢犯邊陲,多次派遣使者勸諫無效,太祖派潘美率領軍隊討伐,南漢君主劉振被逼到廣州柵頭附近,依峙山谷築木柵困守,潘美獻計火攻。當時潮州太守王侍監為求得勝仗,向山神禱告,結果風雲大作,雷電交加,火勢格外猛烈,劉振的大軍因此落敗被擒,平定了廣東沿海。
 
太祖去世後,宋太宗為了完成一統天下大業,親自率領大軍征伐北漢,兵分三路夾擊,圍至太原城下,忽然見到三位揮戈馳馬的金甲神人協助,逼得北漢君主劉繼元開城投降,旗開得勝當天,還看見神人站立在太原城上,經仔細端詳,原來是潮州的三山神。於是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敕廣建廟宇,歲時合祭,賜額「明貺」。這便是後人尊稱三山國王的由來,也是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的原因。
 
嗣於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再賜加廟額「靈廣」兩字,自此廣東潮州等地均建有廟宇,隆重奉祀。而我們在廟裡所見的神明裝扮係三山國王神像擬人化的現象,是仿桃園三結義劉關張,大王仿劉備是白臉,二王仿關公是紅臉,三王仿張飛是黑臉甚且加刀痕成為花臉。大王也有黑臉是受香煙薰久的緣故。至於三山國王的姓氏和生平是後人為了尊崇而加的,以增加三山國王的民間信仰程度。
 
但據嘉慶二十三年《廣東通志》所記載,即使在三山國王傳說史實的發生地─廣東潮州也不過只有兩座廟,其他嘉應州、惠州府等地都不見三山國王廟的存在,可見三山國王並沒有廣泛受到客家人熱衷的祭祀。
 
但為何到了台灣,三山國王從一個香火潦落的小神,搖身一變成為客家移民一體尊崇且香火鼎盛的主神呢?推究其原因是三山國王是屬「山神」。因為受清朝初期渡海禁令的約束,早期客家籍移民台灣人數偏低,移民潮也延遲多年,縱使在中南部平原地區開始落腳,但肥沃的可耕土地早已被佔,所以多數只得轉往山區墾殖,然而山區瘴癘叢生,謀生不容易,加上山區裏有嚴重的「番害」─山地原住民,於是能在山裡發揮神威,保護鄉民,且又能和鄉民「溝通」的三山國王,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台灣客家人重要的守護神。
 
明朝末年鄭成功曾帶領眾多福建、廣東兩地的部將到台灣,一方面是為了抗清,一方面也從事墾殖,以厚植實力。清朝以後,仍然有許多的民眾不顧清廷的渡海禁令,大量移民來台。當時許多客家人也隨著這股移民潮遷到台灣,他們所到之處紛紛建立三山國王廟供奉祭祀。
 
根據1958年民俗學家劉枝萬的一次調查,台灣共有124座三山國王廟,在全島被統計的87種奉祀於兩個縣市以上的廟宇中,排名第七。但是,由於廟宇遍布偏遠的鄉村,又有部份處於毀壞、重修和新建的變動中,要完整的進行數量統計並不容易。
 
歷史學家陳春聲根據各種調查資料互相校正核對(民85年),發現台灣的三山國王廟當在170座左右。除了這些以三山國王為主神的廟外,還有很多主祭其他神明的廟宇也配祀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廟分布在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東部地區從宜蘭、花蓮到台東都有分布。只有桃園和澎湖例外。分布較多的地區為宜蘭、屏東、彰化、新竹四縣,都是明、清時期客家移民的重鎮。其中又以宜蘭縣境內的三山國王廟最多,共有31座。
 
不過各地的三山國王廟名稱,有的以其他稱之。例如位於彰化縣溪湖的「霖肇宮」、台北縣新莊的「廣福宮」等。據考證台灣最古老的三山國王廟,是位於彰化縣溪湖鎮中山里大溪路的「霖肇宮」,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創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也是台灣三山國王廟中香火最旺盛的。
 
有句話說「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必定有客家人;沒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未必是沒有客家人。」所以現今在被視為福佬人縣市的中南部: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等,都存在著多座三山國王廟,就是很多客家人在這些地方生活過的遺跡;反之桃園縣,客家人的約略占半數之多,竟然沒有一座三山國玉廟。苗栗縣是客家人佔多數的縣份,但三山國王廟僅有四座,一座在苗栗市,一座在卓藺鎮,兩座在頭份鎮,廣大而且甚受「番害」威脅的公館、頭屋、大湖、獅潭、南庄等地區,卻沒有三山國王廟。
 
新竹縣的湖口、新豐、竹北、新埔、關西等市鄉鎮,其中新埔、關西二鎮曾經受「番害」熾烈的地方,也僅有一座三山國王廟在關西鎮而已。這種現象,有學者以為在這等地區的平埔族人,早就懂得漢族人的文化習慣,在於經濟上不輸新入墾漢族的成就,在地方領導階級占有地位,他們雖然是熟番,熟番也是番,漢族方面不方便提議建立防番的三山國王廟,轉而選擇建立其他寺廟以求平安的結果。[970106]

   蓮花因其水生,在眾多花卉中尤顯潔淨、高貴,所以人們經常把她與美人聯繫在一起。象形容一個女子的美麗與清純,多用“出水芙蓉”,傳說中的四大美人之一西施,其故事也多與採蓮、浣紗聯繫在一起。《詩經•國風•陳風》中的《澤陂》雲:“彼澤之陂,有蒲與蓮。有美一人,碩大且卷。”這便是直接把蓮花比喻成美人。曹植的《洛神賦》也有“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這樣的將美人比做蓮花的辭句。就連封建時期人們那畸形的審美觀:喜歡女人小腳,那小腳也非得叫成“三寸金蓮”。

       將蓮花形容美人的詩句不勝枚舉,而且在古代竟然也有用蓮花形容美男的典故。最著名的莫屬唐時女皇武則天的面首張昌宗,其外號叫六郎,人們都誇他“貌似蓮花”而留下的“六郎似蓮花”的掌故。

      美人總是與愛情聯繫在一起的,而蓮花潔淨、美麗,最適合作純潔、美好愛情的象徵。在民間,新婚洞房的佈置,對聯和窗花就常有“並蒂蓮”、“魚戲蓮”、“荷花鴛鴦”這些元素,古人也常以“並蒂蓮開”來形容夫妻的恩愛。蓮花的根:藕又與“偶”諧音,而藕中又有千萬條細絲,藕雖斷,絲還連,這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愛情象徵物。而蓮花的果實:蓮子,因其生長于蓮房中,一子一隔,互不干涉,又與我國傳統倫理“多子多福”、“兄弟有序”的觀念極為吻合,因此被賦予了“多子”的意義。又因“蓮”與“連”諧音,所以民間還有用“蓮生貴子”來祝賀他染多生兒子的說法,以蓮來象徵生殖繁衍。
   蓮又稱荷,而“荷”“和”諧音,因此民間便賦予荷和氣、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美好寓意。民間很常見的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執荷,另一人手中捧盒,蓋取其諧音之故。“以和為貴”是我國古老的傳統觀念,並且還衍生出許多帶“和”字的吉祥話語,象“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家和萬事興”等等。如今我國依舊重視這“和”文化,大力宣導建設和諧社會,這用來代表“和”的荷花,也就被賦予了更深的意義。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淨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長得像天仙一樣美麗,性情溫和賢淑,與國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憶新婚之夜,她朦朧中看到遠處有一個人騎著一頭白象向她走來並且逐漸變小,從她的右肋處鑽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預感到菩薩化作一頭白象入胎。日後,身懷有孕的摩耶夫人臉上,微微泛著紅暈,那色彩鮮豔的綠色領口花邊像一片蓮葉,她的臉兒像一朵綻開的蓮花。後來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下降生佛祖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四季裡的花木都一同盛開,尤其是沼澤內突然開放出大得像車蓋一樣的蓮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貞潔,傲霜鬥雪;蘭花幽香,清麗典雅;竹高有節,青翠碧綠;菊花孤傲,千姿百態,而我佛祖卻獨自鍾情於蓮花。這是由於古印度很早就有愛蓮的風氣。人們苦於國土氣候炎熱,對春夏之際開放的蓮花,尤其感覺愜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從初創時起,就注意順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蓮花就常在佛經之中屢屢引喻。如佛經上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而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楞嚴經》雲:“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蓮上……”。《維摩經·佛國品》曰:“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寂行”。《諸經要解》說:“故十方諸佛,同生於淤泥之濁,三身證覺,俱坐於蓮台之上”。可見,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說明它生於淤泥,綻開於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層內涵。同時蓮花在炎熱夏季的水中盛開,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說,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以蓮花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聖人化身。佛祖就是出於淤泥間挺然而出,證得正覺,得大自在。雖然超脫凡俗卻不離世間法。蓮與佛教所主張的出世人格,有著天衣無縫般的契合。佛教認為,人間煩惱多於恒河沙數,迷失自我如同陳淤積垢。有志者應該努力修行,淨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脫俗,追求到達清淨無礙的境界。蓮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來象徵佛教的這種理想。況且,蓮花本身也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蓮貴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豔且鮮;潔身自處,傲然獨立;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淨土。
唐朝詩人李商隱讚譽荷花曾寫下著名的詩句: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說法:三界的眾生,以淫欲而托生;淨土的聖人,以蓮花而化身,並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現。既然蓮花代表佛祖清淨的法身,莊嚴的報身,於是便成了佛教藝術的重要題材,也是佛寺中經常見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畫畫有蓮花。中國敦煌、雲崗、龍門石窟,都有很多以蓮花為內容的藝術構想。象龍門石窟的賓陽洞雕有蓮花裝飾圖案以及蓮花洞窟頂上的蓮花獨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廟裡,佛、菩薩的雕塑也離不開蓮花,不是高踞蓮花座上,就是手持蓮花,注目凝思。就連世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也是以蓮為伴,觀音的許多形象都將蓮花作為陪襯:白衣觀音,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願印;臥蓮觀音,臥于池中蓮花之上;施樂觀音,右手支頰,左手在膝頭撚蓮花;一葉觀音,乘蓮花漂行於水面;威德觀音,坐於岩畔,左手持蓮花;多羅尊觀音,手持青蓮花;不二觀音,坐于蓮葉之上;持蓮觀音,坐在蓮葉上,雙手持蓮花……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淨土佛國的聖賢都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淨莊嚴。可見,蓮是佛國淨土的象徵。
      不僅如此,蓮還與佛教醫學有著密切關係。蓮花含有豐富的營養,既可食用又可藥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帶露的蓮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蓮花以駐顏益色。蓮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確能潤澤膚色。初放鮮嫩的蓮花用開水泡飲,其汁翠綠清香,有清暑解熱和生津開胃之功效。蓮的地下根莖稱為蓮藕。相傳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結核,目犍連來探望他,並得知舍利弗喜歡吃蓮藕,就帶些新鮮蓮藕讓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蓮藕後果然病癒。後來,佛祖弟子經常用蓮藕作為藥用來治病,並發現了蓮藕的許多藥用價值。
      當今,蓮花在佛教被尊為“聖物”。佛教的蓮花象徵完全符合東方文化的風尚,寧靜、愉悅、超脫和微笑。無量佛如蓮,無邊佛如蓮,人生亦應如蓮,安祥則步步生蓮。因此,蓮花所蘊含清淨的功德與清涼的智慧,永遠為佛門弟子所崇仰,為世間善眾所喜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